STL标准模板库学习笔记一(STL序列容器)_流浪德意志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技术标签: c++  c语言  C++基础  

目录

STL 容器

 STL迭代器

array vector deque功能 

 list 和 forward_list 功能

vector emplace_back()和push_back()的区别

vector插入函数insert和emplace用法

 vector删除元素函数

deque容器

 deque反向迭代器

list容器


来源:C语言中文网:C语言程序设计门户网站(入门教程、编程软件)

STL 容器

序列容器是默认不排序的,比如数组向量vector,哈希容器用于快速查找效率是O(1),排序容器用于查找最小最大效率也是O(1)

序列容器 主要包括 vector 向量容器、list 列表容器以及 deque 双端队列容器。之所以被称为序列容器,是因为元素在容器中的位置同元素的值无关,即容器不是排序的。将元素插入容器时,指定在什么位置,元素就会位于什么位置。
排序容器 包括 set 集合容器、multiset多重集合容器、map映射容器以及 multimap 多重映射容器。排序容器中的元素默认是由小到大排序好的,即便是插入元素,元素也会插入到适当位置。所以关联容器在查找时具有非常好的性能。
哈希容器 C++ 11 新加入 4 种关联式容器,分别是 unordered_set 哈希集合、unordered_multiset 哈希多重集合、unordered_map 哈希映射以及 unordered_multimap 哈希多重映射。和排序容器不同,哈希容器中的元素是未排序的,元素的位置由哈希函数确定。

 STL迭代器

迭代器用于对元素进行顺序访问(或倒序)

  • 对正向迭代器进行 ++ 操作时,迭代器会指向容器中的后一个元素;
  • 而对反向迭代器进行 ++ 操作时,迭代器会指向容器中的前一个元素。
  • *迭代器 指向 特定元素
  • array vector deque支持随机访问迭代器 支持++ -- < == != +=
  • stack queue不支持迭代器
//遍历 vector 容器。
#include <iostream>
//需要引入 vector 头文件
#include <vector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    vector<int> v{1,2,3,4,5,6,7,8,9,10}; //v被初始化成有10个元素
    cout << "第一种遍历方法:" << endl;
    //size返回元素个数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v.size(); ++i)
        cout << v[i] <<" "; //像普通数组一样使用vector容器
    //创建一个正向迭代器,当然,vector也支持其他 3 种定义迭代器的方式
    
       cout << endl << "第二种遍历方法:" << endl;
       vector<int>::iterator i;
    //用 != 比较两个迭代器
    for (i = v.begin(); i != v.end(); ++i)
        cout << *i << " ";
    
       cout << endl << "第三种遍历方法:" << endl;
    for (i = v.begin(); i < v.end(); ++i) //用 < 比较两个迭代器
        cout << *i << " ";
   
       cout << endl << "第四种遍历方法:" << endl;
    i = v.begin();
    while (i < v.end()) { //间隔一个输出
        cout << *i << " ";
        i += 2; // 随机访问迭代器支持 "+= 整数"  的操作
    }
}

array vector deque功能 

函数成员 函数功能 array<T,N> vector<T> deque<T>
begin() 返回指向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。
end() 返回指向容器最后一个元素所在位置后一个位置的迭代器,通常和 begin() 结合使用。
rbegin() 返回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迭代器。
rend() 返回指向第一个元素所在位置前一个位置的迭代器。
cbegin() 和 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end() 和 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rbegin() 和 r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rend() 和 r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assign() 用新元素替换原有内容。 -
operator=() 复制同类型容器的元素,或者用初始化列表替换现有内容。
size() 返回实际元素个数。
max_size() 返回元素个数的最大值。这通常是一个很大的值,一般是 232-1,所以我们很少会用到这个函数。
capacity() 返回当前容量。 - -
empty() 判断容器中是否有元素,若无元素,则返回 true;反之,返回 false。
resize() 改变实际元素的个数。 -
shrink _to_fit() 将内存减少到等于当前元素实际所使用的大小。 -
front() 返回第一个元素的引用。
back() 返回最后一个元素的引用。
operator[]() 使用索引访问元素。
at() 使用经过边界检査的索引访问元素。
push_back() 在序列的尾部添加一个元素。 -
insert() 在指定的位置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。 -
emplace() 在指定的位置直接生成一个元素。 -
emplace_back() 在序列尾部生成一个元素。 -
pop_back() 移出序列尾部的元素。 -
erase() 移出一个元素或一段元素。 -
clear() 移出所有的元素,容器大小变为 0。 -
swap() 交换两个容器的所有元素。
data() 返回指向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指针 -

 list 和 forward_list 功能

函数成员 函数功能 list<T> forward_list<T>
begin() 返回指向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。
end() 返回指向容器最后一个元素所在位置后一个位置的迭代器。
rbegin() 返回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迭代器。 -
rend() 返回指向第一个元素所在位置前一个位置的迭代器。 -
cbegin() 和 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before_begin() 返回指向第一个元素前一个位置的迭代器。 -
cbefore_begin() 和 before_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即不能用该指针修改元素的值。 -
cend() 和 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rbegin() 和 r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 -
crend() 和 r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 -
assign() 用新元素替换原有内容。
operator=() 复制同类型容器的元素,或者用初始化列表替换现有内容。
size() 返回实际元素个数。 -
max_size() 返回元素个数的最大值,这通常是一个很大的值,一般是 232-1,所以我们很少会用到这个函数。
resize() 改变实际元素的个数。
empty() 判断容器中是否有元素,若无元素,则返回 true;反之,返回 false。
front() 返回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引用。
back() 返回容器中最后一个元素的引用。 -
push_back() 在序列的尾部添加一个元素。 -
push_front() 在序列的起始位置添加一个元素。
emplace() 在指定位置直接生成一个元素。 -
emplace_after() 在指定位置的后面直接生成一个元素。 -
emplace_back() 在序列尾部生成一个元素。 -
cmplacc_front() 在序列的起始位生成一个元索。
insert() 在指定的位置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。 -
insert_after() 在指定位置的后面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。 -
pop_back() 移除序列尾部的元素。 -
pop_front() 移除序列头部的元素。
reverse() 反转容器中某一段的元素。
erase() 移除指定位置的一个元素或一段元素。 -
erase_after() 移除指定位置后面的一个元素或一段元素。 -
remove() 移除所有和参数匹配的元素。
remove_if() 移除满足一元函数条件的所有元素。
unique() 移除所有连续重复的元素。
clear() 移除所有的元素,容器大小变为 0。
swap() 交换两个容器的所有元素。
sort() 对元素进行排序。
merge() 合并两个有序容器。
splice() 移动指定位置前面的所有元素到另一个同类型的 list 中。 -
splice_after() 移动指定位置后面的所有元素到另一个同类型的 list 中。 -

容器名[n]这种获取元素的方式,需要确保下标 n 的值不会超过容器的容量(可以通过 capacity() 成员函数获取),否则会发生越界访问的错误。幸运的是,和 array 容器一样,vector 容器也提供了 at() 成员函数,当传给 at() 的索引会造成越界时,会抛出std::out_of_range异常。 

vector容器

emplace_back()和push_back()的区别

emplace_back() 和 push_back() 的区别,就在于底层实现的机制不同。push_back() 向容器尾部添加元素时,首先会创建这个元素,然后再将这个元素拷贝或者移动到容器中(如果是拷贝的话,事后会自行销毁先前创建的这个元素);而 emplace_back() 在实现时,则是直接在容器尾部创建这个元素,省去了拷贝或移动元素的过程。
 

vector插入函数insert和emplace用法

语法格式 用法说明
iterator insert(pos,elem) 在迭代器 pos 指定的位置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elem,并返回表示新插入元素位置的迭代器。
iterator insert(pos,n,elem) 在迭代器 pos 指定的位置之前插入 n 个元素 elem,并返回表示第一个新插入元素位置的迭代器。
iterator insert(pos,first,last)  在迭代器 pos 指定的位置之前,插入其他容器(不仅限于vector)中位于 [first,last) 区域的所有元素,并返回表示第一个新插入元素位置的迭代器。
iterator insert(pos,initlist) 在迭代器 pos 指定的位置之前,插入初始化列表(用大括号{}括起来的多个元素,中间有逗号隔开)中所有的元素,并返回表示第一个新插入元素位置的迭代器。
#include <iostream> 
#include <vector> 
#include <array> 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    std::vector<int> demo{1,2};
    //第一种格式用法
    demo.insert(demo.begin() + 1, 3);//{1,3,2}
    //第二种格式用法
    demo.insert(demo.end(), 2, 5);//{1,3,2,5,5}
    //第三种格式用法
    std::array<int,3>test{ 7,8,9 };
    demo.insert(demo.end(), test.begin(), test.end());//{1,3,2,5,5,7,8,9}
    //第四种格式用法
    demo.insert(demo.end(), { 10,11 });//{1,3,2,5,5,7,8,9,10,11}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demo.size(); i++) {
        cout << demo[i] << " ";
    }
    return 0;
}

 emplace() 是 C++ 11 标准新增加的成员函数,用于在 vector 容器指定位置之前插入一个新的元素。

 vector删除元素函数

函数 功能
pop_back() 删除 vector 容器中最后一个元素,该容器的大小(size)会减 1,但容量(capacity)不会发生改变。
erase(pos) 删除 vector 容器中 pos 迭代器指定位置处的元素,并返回指向被删除元素下一个位置元素的迭代器。该容器的大小(size)会减 1,但容量(capacity)不会发生改变。
swap(beg)、pop_back() 先调用 swap() 函数交换要删除的目标元素和容器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,然后使用 pop_back() 删除该目标元素。
erase(beg,end) 删除 vector 容器中位于迭代器 [beg,end)指定区域内的所有元素,并返回指向被删除区域下一个位置元素的迭代器。该容器的大小(size)会减小,但容量(capacity)不会发生改变。
remove() 删除容器中所有和指定元素值相等的元素,并返回指向最后一个元素下一个位置的迭代器。值得一提的是,调用该函数不会改变容器的大小和容量。
clear() 删除 vector 容器中所有的元素,使其变成空的 vector 容器。该函数会改变 vector 的大小(变为 0),但不是改变其容量。

#include <vector>
#include <iostream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    std::vector<int> demo{ 1,2,3,4,5 };
    //删除 2、3
    auto iter = demo.erase(demo.begin()+1, demo.end() - 2);
    cout << "size is :" << demo.size() << endl;
    cout << "capacity is :" << demo.capacity() << endl;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demo.size(); i++) {
        cout << demo[i] << " ";
    }
    return 0;
}

remove删除相同元素 

#include <vector>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algorithm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    vector<int>demo{ 1,3,3,4,3,5 };
    //交换要删除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
    auto iter = std::remove(demo.begin(), demo.end(), 3);
    cout << "size is :" << demo.size() << endl;
    cout << "capacity is :" << demo.capacity() << endl;
    //输出剩余的元素
    for (auto first = demo.begin(); first < iter;++first) {
        cout << *first << " ";
    }
    return 0;
}

remove() 的实现原理是,在遍历容器中的元素时,一旦遇到目标元素,就做上标记,然后继续遍历,直到找到一个非目标元素,即用此元素将最先做标记的位置覆盖掉,同时将此非目标元素所在的位置也做上标记,等待找到新的非目标元素将其覆盖。因此,如果将上面程序中 demo 容器的元素全部输出,得到的结果为 1 4 5 4 3 5

size is :6
capacity is :6
1 4 5

remove()用于删除容器中指定元素时,常和 erase() 成员函数搭配使用。

#include <vector>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algorithm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    vector<int>demo{ 1,3,3,4,3,5 };
    //交换要删除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
    auto iter = std::remove(demo.begin(), demo.end(), 3);
    demo.erase(iter, demo.end());
    cout << "size is :" << demo.size() << endl;
    cout << "capacity is :" << demo.capacity() << endl;
    //输出剩余的元素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demo.size();i++) {
        cout << demo[i] << " ";
    }
    return 0;
}

size is :3
capacity is :6
1 4 5

如果想删除容器中所有的元素,则可以使用 clear() 成员函数

deque容器

支持push_back() push_front() pop_back() pop_front()

函数成员 函数功能
begin() 返回指向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。
end() 返回指向容器最后一个元素所在位置后一个位置的迭代器,通常和 begin() 结合使用。
rbegin() 返回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迭代器。
rend() 返回指向第一个元素所在位置前一个位置的迭代器。
cbegin() 和 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end() 和 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rbegin() 和 r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rend() 和 r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size() 返回实际元素个数。
max_size() 返回容器所能容纳元素个数的最大值。这通常是一个很大的值,一般是 232-1,我们很少会用到这个函数。
resize() 改变实际元素的个数。
empty() 判断容器中是否有元素,若无元素,则返回 true;反之,返回 false。
shrink _to_fit() 将内存减少到等于当前元素实际所使用的大小。
at() 使用经过边界检查的索引访问元素。
front() 返回第一个元素的引用。
back() 返回最后一个元素的引用。
assign() 用新元素替换原有内容。
push_back() 在序列的尾部添加一个元素。
push_front() 在序列的头部添加一个元素。
pop_back() 移除容器尾部的元素。
pop_front() 移除容器头部的元素。
insert() 在指定的位置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。
erase() 移除一个元素或一段元素。
clear() 移出所有的元素,容器大小变为 0。
swap() 交换两个容器的所有元素。
emplace() 在指定的位置直接生成一个元素。
emplace_front() 在容器头部生成一个元素。和 push_front() 的区别是,该函数直接在容器头部构造元素,省去了复制移动元素的过程。
emplace_back() 在容器尾部生成一个元素。和 push_back() 的区别是,该函数直接在容器尾部构造元素,省去了复制移动元素的过程。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deque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    //初始化一个空deque容量
    deque<int>d;
    //向d容器中的尾部依次添加 1,2,3
    d.push_back(1); //{1}
    d.push_back(2); //{1,2}
    d.push_back(3); //{1,2,3}
    //向d容器的头部添加 0 
    d.push_front(0); //{0,1,2,3}
    //调用 size() 成员函数输出该容器存储的字符个数。
    printf("元素个数为:%d\n", d.size());
   
    //使用迭代器遍历容器
    for (auto i = d.begin(); i < d.end(); i++) {
        cout << *i << " ";
    }
    cout << endl;
    return 0;
}

 deque反向迭代器
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deque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    deque<int>d{1,2,3,4,5};
    for (auto i = d.rbegin(); i < d.rend(); i++) {
        cout << *i << " ";
    }
    return 0;
}

5 4 3 2 1

对于空的 deque 容器来说,可以通过 push_back()、push_front() 或者 resize() 成员函数实现向(空)deque 容器中添加元素。
除此之外,当向 deque 容器添加元素时,deque 容器会申请更多的内存空间,同时其包含的所有元素可能会被复制或移动到新的内存地址(原来占用的内存会释放),这会导致之前创建的迭代器失效。
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deque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    deque<int>d;
    d.push_back(1);
    auto first = d.begin();
    cout << *first << endl;
    //添加元素,会导致 first 失效
    d.push_back(1);
    cout << *first << endl;
    return 0;
}

程序崩溃!

list容器

可以在序列已知的任何位置快速插入或删除元素(时间复杂度为O(1)

成员函数 功能
begin() 返回指向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双向迭代器。
end() 返回指向容器中最后一个元素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的双向迭代器。
rbegin() 返回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反向双向迭代器。
rend() 返回指向第一个元素所在位置前一个位置的反向双向迭代器。
cbegin() 和 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end() 和 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rbegin()  和 r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rend() 和 r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增加了 const 属性,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empty() 判断容器中是否有元素,若无元素,则返回 true;反之,返回 false。
size() 返回当前容器实际包含的元素个数。
max_size() 返回容器所能包含元素个数的最大值。这通常是一个很大的值,一般是 232-1,所以我们很少会用到这个函数。
front() 返回第一个元素的引用。
back() 返回最后一个元素的引用。
assign() 用新元素替换容器中原有内容。
emplace_front() 在容器头部生成一个元素。该函数和 push_front() 的功能相同,但效率更高。
push_front() 在容器头部插入一个元素。
pop_front() 删除容器头部的一个元素。
emplace_back() 在容器尾部直接生成一个元素。该函数和 push_back() 的功能相同,但效率更高。
push_back() 在容器尾部插入一个元素。
pop_back() 删除容器尾部的一个元素。
emplace() 在容器中的指定位置插入元素。该函数和 insert() 功能相同,但效率更高。
insert()  在容器中的指定位置插入元素。
erase() 删除容器中一个或某区域内的元素。
swap() 交换两个容器中的元素,必须保证这两个容器中存储的元素类型是相同的。
resize() 调整容器的大小。
clear() 删除容器存储的所有元素。
splice() 将一个 list 容器中的元素插入到另一个容器的指定位置。
remove(val) 删除容器中所有等于 val 的元素。
remove_if() 删除容器中满足条件的元素。
unique() 删除容器中相邻的重复元素,只保留一个。
merge() 合并两个事先已排好序的 list 容器,并且合并之后的 list 容器依然是有序的。
sort() 通过更改容器中元素的位置,将它们进行排序。
reverse() 反转容器中元素的顺序。
list 容器迭代器函数
迭代器函数 功能
begin() 返回指向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双向迭代器(正向迭代器)。
end() 返回指向容器中最后一个元素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的双向迭代器。(正向迭代器)。
rbegin()  返回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反向双向迭代器。
rend() 返回指向第一个元素所在位置前一个位置的反向双向迭代器。
cbegin() 和 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正向迭代器增加了 const 属性,即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end() 和 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正向迭代器增加了 const 属性,即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rbegin() 和 rbegin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反向迭代器增加了 const 属性,即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crend() 和 rend() 功能相同,只不过在其基础上,反向迭代器增加了 const 属性,即不能用于修改元素。

 这意味着,假设 p1 和 p2 都是双向迭代器,则它们支持使用 ++p1、 p1++、 p1--、 p1++、 *p1、 p1==p2 以及 p1!=p2 运算符,但不支持以下操作(其中 i 为整数):

  • p1[i]:不能通过下标访问 list 容器中指定位置处的元素。
  • p1-=i、 p1+=i、 p1+i 、p1-i:双向迭代器 p1 不支持使用 -=、+=、+、- 运算符。
  • p1<p2、 p1>p2、 p1<=p2、 p1>=p2:双向迭代器 p1、p2 不支持使用 <、 >、 <=、 >= 比较运算符。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list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
{
    //创建 list 容器
    std::list<char> values{'h','t','t','p',':','/','/','c','.','b','i','a','n','c','h','e','n','g','.','n','e','t'};
    //使用begin()/end()迭代器函数对输出list容器中的元素
    for (std::list<char>::iterator it = values.begin(); it != values.end(); ++it) {
        std::cout << *it;
    }
    cout << endl;
    //使用 rbegin()/rend()迭代器函数输出 lsit 容器中的元素
    for (std::list<char>::reverse_iterator it = values.rbegin(); it != values.rend();++it) {
        std::cout << *it;
    }
    return 0;
}
  • push_front():向 list 容器首个元素前添加新元素;
  • push_back():向 list 容器最后一个元素后添加新元素;
  • emplace_front():在容器首个元素前直接生成新的元素;
  • emplace_back():在容器最后一个元素后直接生成新的元素;
  • emplace():在容器的指定位置直接生成新的元素;
  • insert():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元素;
  • splice():将其他 list 容器存储的多个元素添加到当前 list 容器的指定位置处。

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li4692625/article/details/120648648

智能推荐

学习笔记:The Best of MySQL Forum_aecuhty88306453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http://mysql.rjweb.org/bestof.htmlI have tagged many of the better forum threads. 'Better' is based on how good I thing the answer was. (&lt;bias&gt; I wrote many, but not all, of the better an...

如何在Mac App Store中兑换礼品卡或促销代码_cum88284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You’ve just received an iTunes gift card or promo code and need to redeem it via your Mac—what’s next? Don’t know what to do? There’s a simple process behind getting your credit or free app.您刚收到iTune...

Python批量修改文件名和文件类型_python 批量修改文件类型_阿苏尔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os模块提供了丰富的方法来处理文件和目录,主要用到下面几个函数:os.walk()os.listdir()os.path.splitext()os.rename()关于os.walk和os.listdir的用法可以参考 这篇文章 下面给出几个应用案例: 1. 批量修改文件类型 2. 批量创建递增序列的word文档批量修改文件类型最近再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中,需要下载网...

【Uni2D】Uni2DTextureAtlas_no more space in the 2d cookie texture atlas._jx_T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Uni2DTextureAtlas:Uni2D图集包。属性:public Texture2DContainer[ ] textures:图集包含的图片集合。public int padding:图片间隔。public AtlasSize maximumAtlasSize:图集图片最大尺寸。public Material materialOverride:图集

OpenLDAP、什么是目录服务、OpenLDAP简介、LDAP的基本模型、目录树概念、(DC、UID、OU、CN、SN、DN、RDN、c、o)、LDAP的使用_涂作权的博客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2.OpenLDAP2.1.什么是目录服务2.2.OpenLDAP简介2.3.LDAP的基本模型2.3.1.目录树概念2.3.2.DC、UID、OU、CN、SN、DN、RDN、c、o2.4.LDAP的使用2.OpenLDAP2.1.什么是目录服务目录是一类为了浏览和搜索数据的特殊的数据库,目录服务是按照树状形式存储信息的,目录包含基于属性的描述性信息,并支持高级的过滤功能,例如:最知名的的微软公司的活动目录(active directory)就是目录数据库的一种。目录服务时按照梳妆形式存储

python3 ,split 用法_二十六画生的博客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#!/usr/bin/python3 txt = "Google#Runoob#Taobao#Facebook"# 第二个参数为 1,返回两个参数列表x = txt.split("#", 1)print(x)res1="36939084 hdfs......"srcSize = res1.split(" ",1)[0]print(srcSize)res2="36939904 hdfs......"tgtSize = res2.split(" ",1)[0]print(...

随便推点

X264的参考列表_Jack_Steave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学习之用,多谢博主!http://blog.csdn.net/quanben/archive/2007/07/24/1705217.aspx    H.264笔记之一 收藏H.264标准写得比较繁复,所以考虑在浏览完Whitepaper之后就开始研读X264代码。X264代码风格还是比较清晰简洁的。根据对标准得理解,Picture Ord

【cocos2d-x】使用 tolua 导出自定义 c++ 类_cocos2dx 导出c++类_xingxinmanong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cocos 目录是 cocos2d-x 引擎的源码(C++),其中 lua-bindings 目录下是导出的脚本语言,包括 js 和 lua;在 lua-bindings 下有个 auto 文件夹,这就是 tolua 生成文件存放的地方。tools 目录下是 cocos2d-x 非常实用的一些工具,包括创建项目、编译项目、运行项目的控制台命令等

倍频的概念_阶次倍频的概念_土豆条的小柿子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    人耳听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KHz,在声音信号频谱分析一般不需要对每个频率成分进行具体分析。为了方便起见,人们把20Hz到20KHz的声频范围分为几个段落,每个频带成为一个频程。频程的划分采用恒定带宽比,即保持频带的上、下限之比为一常数。实验证明,当声音的声压级不变而频率提高一倍时,听起来音调也提高一倍。一、等宽频程    等宽频程即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减去下限频率为一个常数。...

MPAndroidChart图例位置设置_mpandroidchart 图例位置_fanketly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今天做题发现网上的方法setPosition不存在,查了好久找不到,官方文档也是,只能自己看源码了,最后找到了设置图例位置的方法。如下代码: 源码默认 private LegendHorizontalAlignment mHorizontalAlignment = LegendHorizontalAlignment.LEFT; private LegendVerticalAlignment mVerticalAlignment = LegendVerticalAlignment.BOTT

javascript弹出模态窗口,获取父页面的元素_wolongsuxing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1、js弹出模态窗口的方法window.showModalDialog(url,obj,feature)说明:第二个参数代表父窗口,也就是第二个参数你可以传一个window对象过去例如:window.showModalDialog("dialog.jsp",this.window,"测试页面","dialogWidth:600px;center:yes;help:yes;res

php 默认时区设置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_woaini245693140的博客-程序员宅基地

自PHP5.3以后,PHP是推荐在程序中使用ini_set对PHP初始化进行设置的,但这个函数依旧可用。 使用方法如下,下面的代码是我找来的,非原创: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?phpecho function_exists(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)."";//在这他总是返回1,这函数是判断这里面的字符是不是一个定义了的函数名e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相关标签